张立生正在核对运返后入库的空器具
培育工匠“好苗子”,储备企业“人才库”。在天津职业大学,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正蹚出一条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路径。
今年7月,位于武清经济开发区的卡斯马汽车系统(上海)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,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。来自天津职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、汽车工程学院的10名2022届毕业生,在这里举行毕业典礼暨企业入职仪式。
“这是我们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的首届‘订单班’毕业生,经过为期半年多的顶岗实习,首批10名学员全部留用!”卡斯马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敖健鹏告诉记者,卡斯马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,2020年来到天津。“一落地就接到一个大单,这让我们对天津的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。”欣喜之余,敖健鹏有些忧虑,眼看着业务量噌噌上涨,人手不足的问题让他犯了难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他得知天津职业大学可以为企业“量身订制”人才,便主动联系到学校。“没多久,学校就根据我们的需求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,并通过双选敲定首批共计10名学员。这些孩子别看只有20岁出头,但个个技能精湛,经过一年多理论与实操的学习,现在已经成为我们一线生产、技术研发、基层管理等岗位的青年骨干。”
为企业解决“招兵买马”棘手难题的同时,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们的择业观、就业观。张立生是天津职业大学与卡斯马联合培养的首批“订单班”学员之一,报名之初,抱着“一招鲜,吃遍天”的想法,觉得掌握点手艺,走到哪儿都能保住“饭碗”。直到真正走进企业,他才发现职业技能这片天地远比自己以前想象的广阔与精彩。
“原来,只要一提到工厂,大家想到的就是脏乱差,可这里的环境既明亮又干净,采用的是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,根本没有那么多繁重的体力活,公司茶歇间的小零食、咖啡机、水果也都是免费提供,让我们觉得和那些在高级写字楼办公的白领没什么两样。”让张立生改观的远不止这些。顶岗实习过程中,公司还专门安排了企业工程师担任“职业梦想导师”,从业务技能到职场规划对他手把手进行提点指导。如今,张立生除了物流部的本职工作外,还经常跟着部门主管和包装工程师到全国各地见客户,参与产品设计优化,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到质量部、维修部“偷师学艺”。“跟着师傅学技术、学本事、学做人,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,我想像他们一样追求‘道技合一’的工匠精神,为国家制造业发展作贡献。”张立生说。
一张张色彩鲜艳的毕业证书记录了学生们的成长,也见证了校企双方技能人才培养的“珠联璧合”。“今年我们学院600多名毕业生,截至目前入职率已超过92%。”据天津职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韩东博介绍,近年来,学院以就业为导向,不断完善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,通过签订学生就业订单,利用学校、企业各自资源优势,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,既打通了学生实现就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又助力企业“量体裁衣”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。
“天津职业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末即开始尝试与企业定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,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‘订单式’人才培养模式。大部分订单班都服务于落户本市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,如天辰化工、航空机电、中芯国际、轨道集团、中科曙光等。多年来,天津职业大学为企业培养输送了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,为天津提供技术技能积累、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。”天津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郑清春表示。
今晚报